首页 > 学生平台

《围城》读后感---刘洋

发布时间:2014-04-21 10:37:46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5304

《围城》读后感

                                             刘洋

 

两次阅读课,我只精读到了21页,其中两个最大的收获必然是作者在描写方鸿渐的心理活动时运用到的正衬,和他对故事情节的精心虚构,以至达到《围城》的主题。

这可谓说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妙的把景色和内心融合在一起的写法,钱锺书的衬托“成为了我心中一段令人惊喜的添色加彩”。方鸿渐好色,游轮上与鲍小姐夜晚甲板,趁风激情,用自以为是的浪漫文采去哄爱钓凯子的她。结果没落好下场,颠簸的船身让鲍小姐找了个好理由顺势脱身。刚刚起兴就被女人抛弃的方鸿渐,此时此刻是怎样的想呢:

“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的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湃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照着。”

我的理解:他极力的想沉住心中强烈的波动,就像漫长黑夜里的那几颗星星一样稳挂在空中;但是鲍小姐的挣脱有着这股风一样的气势,把他如同汪洋大海的自信全都卷入虚无昏沉又失落的宁静中。方鸿渐感到狠没面子,为了一切回归正常如他所想,他还憧憬着明天,保留了一丝力量重新照亮在在这失落的黑暗中。

作者对每一个细节的描写引人入胜:风浪,黑云,疏疏的星,汪洋大海,和昏夜这些细节结合起来就很果断地让我联想到了在游轮上的夜晚,那股浪漫且又强势的风,黑云和星星笼罩着世界,对天空来说,我也似一颗渺小的星。四周的大海限制着这个船移动不变,而乘客能做的也只有继续燃着那把心火,窒息般的坚持下去。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结婚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这句话刻在《围城》的灰色扉页上,以一个主题的形式呈现在纸张正中央,光看着它都感受得出现实就是一场戏剧,也因为这句话的讽刺性,鼓动了我看下去的冲动。经过一系列类比,才悟到原来情节中在许多角色上发生的事情都是对应着这个主题的。

职业方面,书中方鸿渐出国深造,他的父亲十分看好他,经常寄信寄钱关心他,就如同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方鸿渐身上,好出国长大成熟回来有资本与亲家过好生活,就如“城里的人的希望在外边一样。然而方鸿渐所想的恰恰相反,他把他“短命的未婚夫的死看作自己的自由之乐。过分的是,为了得到一个乡人满意的大学毕业证书,他在国外大学“深造中国文学,接着去英国联系好一个爱尔兰人做了假博士文凭;为了填满自己的心虚感,他张扬别人看不透自己的能力却只看文凭这样的结果,同时以免假文凭被发现,他会好受些。在国外花大资金混时间的他,看起来把他的未来交给了位置的国内生活,就凭着一个侥幸的文凭,“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人与人之间的偏见也是一样的,孙太太在刚开始牵着自己的孩子一味的夸奖苏小姐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自己却一辈子做管家婆子。然而事实上,苏小姐她一定会有些对“管家婆子”的好奇

“从前她一心留学,嫌那几个追求自己的人没有前程,大不了是大学毕业生。而今她身为女博士,凡觉得崇高孤独,没有人感盘上来。”

苏小姐认为自己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却觉得鲍小姐的外观才是诱人的。总以为别人是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自己是小至树梢上的蜩与学鸠,但事实上她就在围城,嫌弃,甚至丢掉属于自己的东西,盲目追从别人独有的特点,“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