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平台

何谓孔子之道

发布时间:2014-04-04 11:18:40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5263

                                                           何谓孔子之道
                                                                           ——读《史记-孔子世家》有感  
                  裹挟着尘土的霓虹,透射着偏见的磷火,一同穿梭于亘古神圣的光辉中。 

                                                                                                   ——题记
                                                                           高一语文教学13班      铁珺泽
                                          一、落魄而求索之道
         众所周知,孔子在当今受到了极高的崇拜。但在孔子的有生之年,他却东奔西走,历经坎坷;而正是因为他在坎坷命运中坚持的精神与信念,铸就了他的智慧与成功;而孔子在后人眼中“圣人”这层光耀的外衣,也在这时成了孔子的成就。
         谈及品德的高尚,最能体现孔子品德的大概是其落魄之时。他曾因不受君王重用,与弟子一同流浪于人烟稀少之地,孔子与众弟子衣食堪忧;在此时产生的一段极为有名的对话,在《论语》和《史记》中都得到了记载。孔子向弟子子贡提问,为什么拥有高尚品德的人仍会流落在荒野;而子贡给出了一个不尽人意的回答。孔子随即严厉的否定了子贡让孔子“将自己的道义降低一些,从而得到世人的重视与荣耀”这样的想法,表明了自己不慕荣华富贵,追求高尚道德的观点。
通常看来,这大约就是体现孔子崇高追求的一段记叙罢了,但仔细推敲便会从中发现一些小小的尴尬。在孔子丝毫不动摇自己的道德,不去计较世人重视与否的道路上;孔子在流浪之后仍得到了君主的重视并身居要职,也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了孔子为得到君主的认可而更变了自己的道德。如果说孔子仅靠内心的高尚和对真理的追求,便得到了君主的信任,未免显得无法自圆其说。而如果说孔子降低了自己的追求,却与历史有着更大的相悖。看似普通的记叙中,却浮现了宏观上难以解释的问题。
         当然,孔子并没有降低道德而献上谄媚。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孔子是一个圣人,而不是一个纯粹追求精神的完人。我们心中的孔子,通常是一个只剩下道德的光影,我们只考虑到了他的道德追求,而没有注意到他追求道德的过程。
         孔子所生在的年代并不是一段国富民强的历史;割据领土的国君们一边四处征伐,一边在政治上勾心斗角,他们所需要的不是精神理论,而是获得力量的战术与战略。很明显,孔子给了他们这些战略,历史的记叙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这并不能说明孔子精神的追求被降低了,孔子此举只是否定了后人对其之在道德上有所造诣的歧解。
         作为谋臣,为国君效力仅仅是孔子追求道德的过程;而有关孔子的历史文献也明确的告诉我们他的最终目的是治理天下,让国家和平强盛。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中那样只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圣人,如同圣像般陈列在高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地践行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行动。
                                        二、高雅而显贵之道
         在这个知名度并不甚高的章节中,作为《史记》的记述者,司马迁所想凸显的是孔子的大义凛然与深明世理。故事所叙述的是孔子与鲁国君主之间的故事;孔子通过斥责鲁王在与自己会见时召集大量近臣和乐队为伴的行为,指出了其治国与为人之道的错误。孔子的一言一行居高临下,以至高的道理在旁敲侧击中直击要害,显现了孔子过人的胆识和深邃的智慧。
         无可非议,如果孔子在此行中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后果则不尽如人意。若对鲁王平铺直叙,对方很难接受自己的观点,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而如果没有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孔子的“圣人”之辉也必定黯淡退色,而被印上“畏惧权贵”的污名。由此可见,孔子此举着实明智而有效。
         事已至此,孔子神圣的光辉已经照耀了整个故事;但故事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却令人颇感费解。在鲁王让数十名身材矮小的艺人在身旁表演时,孔子立刻对其大加斥责,明言艺人之“下贱”。言语中毫无敬畏之意,至明至理不留丝毫情面;而此时的鲁王似乎也变得十分“贤明”,对孔子的指教只剩下了惭愧,随即竟将数十个艺人全部处以腰斩。
         或许,这是时代所造成的扭曲,又亦或是为了凸显孔子的高贵而塑造的故事。回首《论语》中的种种故事,也不乏孔子“远离农耕之事”和“君子远庖厨”一类显现篇见的观点。
         相信每一个论语的阅读者都会对此类的思想略有存疑。在个人看来,这也许是历史为了抬高这位圣人的高度而错误产生的虚妄之言。若孔子真的有如此强烈的高贵心理,以他的智慧不会料想不到鲁王为了“君子之道”与贤明的名声而处死艺人的行为,而孔子的品德亦无法允许如此滥杀无辜的行为出现;如此之举本身就已背离了君主的贤明之道。
         孔子高贵而令人仰望是不争的事实,而历史的记录因为世俗的眼光,将其曲解为了在身份和对待群众上如领导者般强加于自身的高贵。真正的高度,在于孔子的精神,而不是身份与所谓“圣人”的头衔;我们应该仰视的,也不是孔子崇高的地位与在生活中表现出的高姿态;而是他的思想与道理。为人们所不解的远离农务的思想,也并不是让所有怀着君子之心的人都抵触基层工作,而是告诉弟子要明确自己的思想,不要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而忘记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作为思想家不去务农,而不是让所有人一味的远离它们。
  假使鲁王处死艺人的行为不是历史的杜撰,相信孔子也会为此悔恨而心痛不已,反省自己的言论与行为;作为君子之道的奉行者必然不会支持为礼义而残害无辜的性命。或许只是为了世俗的潮流中留住孔子的事迹,而将这些在世人眼中孔子的瑕疵抹去了罢。
                                           三、彻悟而真实之道
        历史故事总会无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美化、夸大与追求“青史留名”的政治色彩。而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被神话的最为崇高的,便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孔子。被一同神话的,还有他那位道德高尚到一种难以理解境界的弟子——颜回。
        说道颜回此人,相比我们并不陌生。他最著名的言论莫过于在孔子向他提问时,他回答中“箪食瓢饮,乐于道中”的生活,即每天只需要最简单的生存需求,精神和道义给了他生活的快乐。又说道了精神这个难解的问题,而颜回的精神已经高到了一种令人无法不去重视的地步。正是这种精神高度,让他成为了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也是最受孔子喜爱和重视的弟子——没有之一。
         正是因为他的独一无二,让此人的言行中显露出许多奇怪的特点。通观《论语》全篇,有关颜回的事件一直在重复他的优秀与高尚。而每一次优秀,都只是在他充满道德的言论中表现。相对的,较为世故的子贡和勇武率直的子路这两位弟子,变成了他道德之下的炮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两者都会呈上自己不完善的观点来衬托颜回。正如在孔子流落荒野时,子路和子贡所给出的世俗、鲁钝,甚至有些低俗的回答。而这两位弟子在没有颜回的场合,即使仍存在一定的性格缺陷,却决不至于出现如此瑕疵的观点。是颜回怎样的魔力,让子贡这个“圆滑的聪明人”给出了“降低自己道德”这样明显与主流相悖的观念?
         如是种种,让人不禁怀疑这无上的品德是否言过其实,或是掺杂杜撰。
         或许,只是我作为功利的读者,无法理解颜回的品质。但在孔子那项著名的提问中,颜回的回答全篇华美之词满溢;大赞孔子之道至高无上,拥有至高道德的君子不会重视世俗的认可云云,甚至带着几分溜须拍马之味。而孔子当然表示欣喜,对颜回的赞赏也显得有些奇怪,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作为老师,竟可以为了赞赏学生而降格去做学生的管家,是何等的道德让孔子说出这样的话。其中包含的赞赏之多,如同颜回的道德已经超越了自己。说到这里,便不得不去想一个悖论的问题:孔子和颜回谁的精神品质更为高尚?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们所看到的孔子与颜回,都来自于历史的记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作为老师的孔子一直在赞美颜回的道德品质,如同这是一个没有一点瑕疵的完美之人。在彷徨于颜回的不真实中时,我们忽视了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的戏剧性和文化的流传。不论是子贡和子路无时不刻的衬托,还是孔子时常出现的赞美,归根结底都回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  ——历史的塑造。
         假使说出那些道德之辞的不是颜回,而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子贡,孔子还会表达“吾为尔宰”这样的赞美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如果孔子说了,恐怕真的会无所适从。由此可见,这是一句对颜回华美无上的赞美,但也仅仅是一句赞美。而赞美的目的,便是将颜回的道德神话,让它成为历史上一道令人铭记的刻痕。
         事情似乎尽如人意,颜回确实留在了历史中,也如历史的记叙者所想的那样成为了一个道德的圣者。但人们看待他的方式,却不像他的道德那样闪耀。当历史给了我们指引前行之路的光芒时,我们却将它供奉的至高无上;将自己对道德的崇尚从人性中剥离出来,化为对精神空泛的崇拜,而自己却匍匐于尘土中,丝毫不理那高高在上的、精神上的追求。颜回这个历史处于善意所留下的崇高者,已被我们歪曲为了奇怪的道德偶像;我们崇敬他的精神,研习他的事迹,却没有理解他的本质;也会有质疑者指出他的不真实。然而不论我们是质疑还是相信颜回,追求精神还是更重视理论;我们所要记住的应该是内心的品质,而不是道德真实与否的旁枝末节,不要迷失在历史的记述中而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