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新时代、 新教育、 新模式,新课堂、 新“枫”彩 、新陪伴!

发布时间:2020-10-22 10:39:13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3773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新教育,枫叶人开启双线教育新模式。教育方式的改变,促使教师思考课堂形式的变化。为了深入推进语文教研工作,激励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静心教学反思,推进4.0版启智课堂,武汉枫叶学校语文组开展了以古诗词为主题的“枫彩杯”教学能力大赛活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次大赛预赛于2020年9月22日拉开帷幕,分低、中、高三个年段进行赛课。

低年段课堂以趣味先导,多元对话


      低年段的赛课是张梅老师的一节拼音《gkh》教学课,张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风格给大家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她理解、把握教材准确,课堂情境有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jpg

      教学中,张老师注重板块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创新。张老师用知识迁移精心设计了好多有创意的问题“你可以用什么儿歌记住 gkh?”指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感悟、去创造,为大家呈现了常态下的求真、求实、求效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课堂解惑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阶梯,以学生为主体。开放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多元的思考,给予个性化的体验。

2.jpg

     张梅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关注学困生,指出读得不准的读音,对于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教师做到了个别指导,因势利导,耐心细心。

3.jpg

      张颖老师带来的《田家四季歌》一课,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季节,并说一说它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各个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或见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读为本”,在课堂上张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跟读、引读、自读、对读、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做到“读中有悟、读时有情、读后能仿”,使学生做到文熟字悉,为下一步学习生字,创编儿歌打好基础,在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

      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张老师设计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小朋友仿照课文说句话。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张教师颇有激情,用美丽的微笑,用童趣化的声音,用正能量的点评,用爱浇灌督促孩子们茁壮成长。


中年段课堂以完整课堂,厚读古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天里,中年级组语文老师相聚在了三年级三班,观摩了张阿利老师带来的一堂充满秋天气息的诗文赏析课-《山行》。阿利老师的这堂内容丰富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4.jpg

      本节课.感悟美景,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接着设计了问题:自由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词语来形容秋天的美景,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交流总结时,导入对描写秋景古诗的了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山行》的画面感极强,教学时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诗意。

5.jpg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上午第四节课四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跟随着409班的孩子们在熊雄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古诗《暮江吟》。《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风景诗。熊老师的语文课风趣幽默,节奏感强,教学设计以及内容都很新颖,有精美的图片、有趣的视频、还有悦耳的配音,让学生们听觉、视觉上都受到了诗歌的熏陶,充分结合网络,应用创新于课堂,造古诗之境,萦古诗之情,给老师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jpg

      纵观整节课,重在“读”、“品”、“赏”、“悟”。让学生会其意,悟其神,入其境。其次,熊老师以读为本,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形式,例如有老师的泛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诵读等等形式,在朗读中孩子们掌握了诗句的停顿,预期的轻重缓急,在朗读中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走近,在朗读中文字变成画面,孩子们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读出了古诗的韵味,将读落到实处,课堂检测问题设计有趣,熊老师通过释疑解惑,课堂交流,反馈练习,呈现了一节完整的古诗教学课。

7.jpg

      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寻找差距,一步步前进,共同努力,一起构建枫叶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我们共同期待“古树”开“新花”。


高年段课堂以合作探究,展示自我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场秋雨一场寒,窗外一场秋雨,室内一丝愁绪,这正是李冬秀老师带着五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和609班的孩子们走进的唐诗《宿建德江》的课堂。

8.jpg

      李老师带着孩子们了解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并通过“知人论诗”的学习方法,讲述了诗歌背后的故事,让古诗教学有厚度,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远比知识的传授重要,那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李老师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分步解读,品悟诗情”这一环节中,《宿建德江》重在扣住“山水田园诗的《宿建德江》写了哪些景语呢?这些景语又是为了表达怎样的情语呢?”这一问题自读自悟,抓住诗眼“愁”字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愁啊?”从而体会诗人的羁旅之思、仕途失意寄情山水的满腹惆怅。“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些景物?”这一问题的设计,再次引导学生体会到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李老师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以读为主线,以情为核心,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本堂课中会读会学会用。

      第二节课高段语文教师在510班聆听了张雪晴老师的作文课,在场的所有老师被张老师清纯朴实的教风、敢于创新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9.jpg

      张老师习作指导课颠覆了传统作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推动下,亦步亦趋,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的模式,张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实施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

      张老师做到了自己尽量少说,大量的让学生说,让学生尽可能地自由表达,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个性的平台,从而做到了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语言积累,方法的获得,情感的表达。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作文课产生了兴趣。课堂成了展示自我,思维碰撞,分享交流的平台。

10.jpg


       对于这次赛课活动,所有参赛教师都认真对待,把这次活动作为自己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他们以“完整、开放、多元、学术”的4.0启智课堂标准备课、磨课。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通过“枫”陪到底资源库的自学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让课堂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让探究性思维进入课堂,让学生课上主动参交流,课后继续探究,让课堂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