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活动

愿青春如花般绽放,“世界学者杯”,全球赛加油!​

发布时间:2019-06-20 05:54:47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3912

愿青春如花般绽放,“世界学者杯”,全球赛加油!
   6月15日、16日,武汉枫叶国际学校6名学生在学术教练王磊老师带领下来到长沙宁乡碧桂园学校参加了2019世界学者杯华中区域赛。武汉枫叶学子在此次赛事中共收获2个奖杯,25块金牌和26块银牌,共计51块奖牌。其中高一的吕展砚同学勇夺11金1银,并拿下个人总分第二名,他所在的团队也获得了总分第二名!参赛的6名同学每位都有5块以上的奖牌。同时,两支队伍都进入下一轮的全球赛!
   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沉甸甸的奖牌,还有“世界上最好的队友”还有许多宝贵的体验,让我们一起随着他们的文字,回顾这场比赛:

坚定梦想,踏实前行
1017   孙沛源  Sherly
   转眼之间一个semester即将迎来尾声,就在复习周的前一个周末我们即将前往长沙进行世界学者杯的区域赛。
   这项比赛与其他学术比赛不同的是它独特的乐趣性,例如比赛吉祥物羊驼Alpaca,每个参赛的人都会认领一只羊驼?比赛的宗旨不是为了惩罚学生所不知道的,而是为了奖励他们所知道的。但是无厘头的查所有资料显然不实际,学术材料给的一些话题过于生僻,有时候甚至会为了一个无论如何也查不到资料的一个概念,一首诗,一幅画而感到烦躁,幸好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
   有一群人陪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路程永远也不会太遥远,队伍中的每一个人自然的并肩同行。一群有着不同个性特性人,有着各自擅长的领域,因为机缘巧合聚集在一起,有任何事情互帮互助,关心着对方,陪伴着彼此,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团队吧。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我和队伍里的每一个成员从开始的不熟悉,到如今可以互相打趣,尽管中间起过争执,但彼此之间总会调节和消除隔阂。

   我认为,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的宝贵经验,是成长的必然,这次长沙区域赛也不例外。我和其他人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和差距的,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全球赛一定好好备赛,给自己争口气。



且听风雨欲来声
1105潘玥Doria
   拿到WSC比赛介绍资料的那一天,距离比赛99天。拿到个人5金5银,团队总体成绩25金26银,以全场second place overall team身份晋级全球赛的这一天,是我与世界学者杯,与世界上最棒的我的队友,相识的第100天。
   除此之外,这场学术盛典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知识的填充扩展,也是自我界限的突破,舒适区的步步跨出,潜能的发掘,努力前进的印记。至此,我更加体会到如何发出属于自己掷地有声的声音,倾听让自己进步向前的建议。

   我专注于理科学习的“李星星”,一呼即应,无条件地支持我,加入团队,即使学术科目中有她并不熟悉的文科艺术类领域,那一个个晚上灯下查阅资料的影子,是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熟知历史、通识、艺术画作每一个细节的小源,无私地把Quizlet上的学习集总结成文档网站分享给大家。还有被我们昵称的曹、吕、姜三位“老板”,都承担起属于各自的责任,分享经验,讲解课程,即使有分歧也会耐心倾听分析。一位参加过其他国际学术比赛的学长曾说“这是我能奢求的,世界上最好的队友。”我现在真心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参与这项学术比赛,我们也同样遇到其他学校优秀的对手,独特的见解与流利的口语,优秀的学术水平与非凡的气度同样感染激励着我们。打破思维固化模式,抛开对事物看法的单一成见,一起找寻更多可能性,声音共存。感谢这次比赛让我看到更多优秀的朋友,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如果要说到记忆中有什么独特的声音,那一定是“砰砰”。我记得,“砰砰砰”,是抢答答题、写作辩论前紧张的心跳,是手心出汗禁不住敲打桌柱的小动作;我记得,这也是现场队友和选手们思想的脉搏律动,灵魂的碰撞回响;我记得,这更是在这一场盛大学术嘉年华中,挂在脖子上的奖牌叮当脆响,对我们探究学术热情,努力突破自我的肯定!
   “砰砰砰”,去时的路上,这声音伴随了我一路,有些躁动,有些不安,有些彷徨,有些紧张。归程的路上,这声音也一直回响,可是节奏里似乎多了一分耐心,多了一分沉稳,多了一分恰到好处的自信与从容。
   我想,记忆中的很多事情会越来越模糊,但世界学者杯,它不是。它将永远在我记忆中的某个地方,不动声色地深刻着。
   且听风雨欲来声,下一场全球赛,我们来了!

不负遇见,七月再见
1113 李欣怡Zoe
  前言
   真的很奇怪,明明是一个和我专业课毫不相关的竞赛,明明是一个偏向我最不擅长的文科的学术活动,却带了我这么多东西。
初次相见
   一百天前, 我初识WSC的一百天前,我初识这个名叫WSC的学术活动,方不知它会对我这样重要。这个周末,我们前往长沙,参加了区域赛。
  “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会经历这样复杂的备赛过程”。
   每个晚自习都去借一个空教室,聚在一起查资料,从sky object到empowering technologies,一幅幅画一首首歌的查阅意义。
   我们都在告诉自己,再详细一点,再详细一点,万一考了这一点呢?万一这个标题辩论或是写作的时候遇上了呢?
  “这比赛真的好耗费精力啊。”
  “是啊,简直就是一个‘查资料大赛’。”
  七个人的教室里,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甚至当自己在不是还那么清醒的状态下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环境中的一小部分。
不负遇见
   “这九十多天,我体验了我人生行进至今从不敢的冒险”。
   我一直在害怕拿不了牌,一直在害怕做不好辩论和写作,一直在害怕拖队友后退。
   有什么好怕的呢?
   We are infinite.
   你从来都想不到自己能做什么:
   就像我在WSC之前
   从未想过自己可以看完一次性背完那么多的知识点
   从未想过自己会去了解巴西贫民窟
   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同时掌握那样多面多元化的知识
   说从来没有自闭过,那一定是假的。
   WSC的文学资料范围太广了,在理科界“安心本分”地学了九年的我,对文科,真的没一点办法。
   在拿到教材之后,查阅笔记期间,我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绝望和烦躁。
   一个简单的case study的内容我可能都要看一个小时。毫不夸张的说,放眼望去,都是我不认识的单词,甚至查完了所有不会的词,一个句子也要看很久很久。
   很多时候,视线确确实实是看着那些字的,可是大脑就是不会因此而转动。转眼看一眼时间,自己已经纠结这一个句子十几分钟了,可是即使花了这么多时间却还是想不明白它的意思。
   这时总恨自己的脑子为什么这么不配合,急得都要心理崩塌。
   一天一天,一周一周的晚自习,琢磨每一个难懂的句子的意思,理清电池究竟为什么会爆炸,亚特兰蒂斯经历了什么,尝试着尽量简单地记笔记。
   现在还能记得第一次上课时自己的尴尬。
   那一次是讲文科,明明自己什么都还不清楚,也很想认真听课,还是没有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去。
   现在想想,那一个小时多的时间,我应该是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有听到。
   “改变总不会是那么明显的让你立马知道,总要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在突然之间跳出来告诉你,很像是上帝赐予的一份礼物”。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曾经有多么痛苦过,曾经为其挣扎过多久,但回头看总是欣喜而欣慰的。
   毫不夸张,文科学的我自闭,但能遇见大家真的很幸运。
   那么在长沙的三天,又怎么样呢?
  “Proud of all of you.”
   说句实话,以我的写作水平,根本不可能拿奖,直到现在都没弄清楚自己的写作是如何获奖的。
   只记得开始写作的前五分钟,我让队友把science和special area留一个给我,然后就乱写一气。我好像是整个学校最早写完的一个人吧,然后就开始盯着作文放空大脑。15分钟的discuss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然后是Scholar’s Challenge。真的很迷茫,history里面好多词我都看不懂,索性把ABCD全选上。
   Team Debate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提前准备什么的,大概真的没有用。临场的许多状况,在冥冥之中把自己推向自己从未想过的地步。
   怀揣着不顾一切的心情,也没有了任何的压力和紧张。我现在仍能感觉那四分钟的自己,完全不是我。
   那个放开了自己侃侃而谈的人不会是我啊,那个对于debate仍意犹未尽的人更不会是我啊......
   但那从此以后敢大胆说出自己的人都确确实实是这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自信心的增加,如果以这些去描述WSC所带给我的实在是太不够了。
   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和状态,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更多的是一种打开新的境界的感觉。
   在很多时候,想法就与从前不同了。
   当然更敢做更敢拿下是其中的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改变是整个人的状态。
   哪怕只是在这段短暂的特定时间里以一种比平日里更丰富更放开的状态去完成什么事情,也已经跳出了从前的条框,改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Scholar’s Bowl相当值得为它写上几笔。
   我们三人在看着某些热身题目时全是一脸懵,不过心态倒是放松。
   真正开始,坐在椅子上,心开始不安分地跳动了。上帝眷顾,我们一连猜对好多题。
   毫不夸张,那些题里只有一两题我们是确定的,但运气实在好得过分。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了,因为太舍不得WSC结束,当时心里一直期望着Scholar’s Bowl永远不要结束。

   

   最后来说下Awards Ceremony。

   其实在颁奖仪式开始前我还在开玩笑说这次比赛要是有牌就奇怪了,你们多拿几块下来给我看看呗。结果当Xinyi Li出现在Screen上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只是听见旁边的他们喊着,“快上去上去!有你诶!”,说是写作银牌的时候我还不敢想象——就我这稀烂的写作还能拿牌?后来发现原来真的可以,我可以拿六块牌子。
   关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一共25金26银。很不错的一个成绩,虽然没有一大群北上广的大佬,但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对手的,比如六块科目金牌的Ting Lin,来自香港学IB的Weiqi Shi。

七月再见
   The End of 2019WSC Changsha.
   These three days in Changsha is bound to be quite amazing. Meeting u talented guys is the greatest memory I’ve ever had. 20% enjoyment of 2019 consisted of WSC.    Looking forward to coming soon chapters.
   可能不会和大家参加同一场全球赛了,但是,I know none of u will never ever let me down. All I want to say is Beyond the competition we all win.
   最后表白全体吧!
   Debate showcase超级professional的吕老板
   Writing给我提了好多有用建议的曹老板
   Team debate最出色的三辩姜少
   什么都知道的孙小源
   一路提醒我检查身份证的潘小月
   Loving you, always.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002班 曹凯卓 Troye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许我们所收获的果实不如他人的饱满晶莹,但是它们都是每一滴辛勤的汗水所铸就而成的辉煌。
   世界学者杯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宝贵机会。通过这场比赛,我知道了比赛真正的意义并不是最后结果如何,而是我认识到了一群有积极向上的伙伴以及不辞辛苦的老师们。通过这次比赛,我成长了很多。
   首先来说说备赛。这个学期留给我准备比赛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我不仅得顾及学校的BC课程,还得兼顾语言考试,AP考试,以及其他校内活动。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和其他队员们聚集在一起进行辩论,或者是查询资料,互相帮助队友们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备赛期间,无论是为我们提供进行活动的教室还是给予我们学术知识上的指导,两位社团指导老师——王磊老师和Mr.Mckeown 都尽心尽责,为我们的备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有关于世界财富分配趋势的主题讨论,双方各执一词。我作为反方,认为尽管现如今世界财富分配有这样一个趋势——大量财富集中在极少数的富人手中,少量财富由中产阶级掌握,而微量财富则被分配给了人数最多的低收入贫困群体,但是世界的财富分配不可能出现过于极端的情况。然而正方辩友邓天依同学确认为极端的财富分配形式会是最终结果,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各自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各自拥有相同观点的辩手进行观点组合,抓紧对方逻辑漏洞发起进攻……就这样,在一次次晚间的团队模拟辩论中,我们最终积累了许多辩论素材,掌握了不少辩论技巧,提升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到了正式的比赛,我才发现“学者杯”与想象中的各种学术竞赛很不一样。它考验的是学者们对于所有各个方面知识的了解广泛程度以及学者们是否具备一种建设性与批判性思维。这场多元化的学术竞赛跳脱出了我们对于学术竞赛的刻板印象。少了几分考试的紧张与压抑,多了几分“学中玩,玩中学”的意味。
   “学者杯”带给我最多的并不是所谓的书本上的定理知识,更多的,是它让我将眼界放得更宽广长远,以一个新时代具有多元化并兼具包容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年轻学者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的奇妙世界。
   愿青春如花般绽放,怀梦想若诗样悠扬。“世界学者杯”,全球赛加油!

  

挑战权威和世界,坚持真理与努力

1001  姜济晟Yoker
  世界学者杯,结束了
  六月是属于每一个学子的,六月是属于世界学者杯的,为了这样的一个竞赛,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昂首前行。
  为了这一次的竞赛,我们储备着自己的知识,充实着自己的知识宝库,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场强者和强者的对决,这是奋斗者和奋斗者的对决。本次竞赛是一次学术竞赛,我们要做的是打破传统,坚守学术的力量,坚持知识的观点,我们以创新的态度参赛,以进取的意识前行,在世界学者杯之中,你将看到我们的身影,你将感受到我们的力量。
  从来没有想过前方的艰难,我们内心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25金26银加上2个金灿灿的奖杯!取得这样的佳绩离不开我们全体小组的努力,在这里我要由衷的感谢带队王磊老师以及加方老师Mr.Mckeown的指导。在这一次竞赛中,从备赛到结束,细品这一段时光,有苦有甜,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临近比赛的忐忑不安仿佛还是在昨天,我还记得我和李欣怡还有孙沛源一起大吵关于真理数的问题。我很感谢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他们一起陪着我长大。我还清晰地记着孙沛源第一次和我被使能技术搞昏头的场面,还记得我和吕展砚一起讨论社会学的问题,还记得我和潘玥开心的背书的场景,还记得我和曹凯卓在熄灯以后挑灯夜读争论的场景,还记得我和李欣怡读通史一个一个词语翻译的场景,还有和邓天依一起讨论罗马柱子设计的问题。无数艰辛,无数汗水,无数笑脸,无数大笑,这一切的一切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荣耀与光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界学者杯结束了,以后,我们会打破传统,坚持创新,做更好的自己。

获奖感言
1013 呂展硯 
    To be honest, the result of this competition was way better than what I’ve expected. Not only did we all got multiple medals, our team advanced to the global round as 2nd place of the Changsha round. I had the honor to debate on the stage with some of the best debaters I’ve met during the showcase debate. Winning the second place as the overall individual scholar.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WSC, we worked really hard in the beginning, but I started to slack off after a few weeks, my study guide stayed on the same page for weeks. Only until a month before the competition, I started to panic and work on my study guide, but I only had enough time to get through 4 out of the 6 topics included.
    When the competition started, I was uncertain and afraid of what’s about to happen, but as I progress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I realized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petition is extremely friendly, I became more and more confident. One aspect of this competition that I’m really proud of was the debate, I was able to give out my best performance ever. The main reason behind that was: the competition was so friendly to everyone, and everyone was genuinely respectful and friendly to everyone. This atmosphere gave me confidence to express my opinions with passions. Allowing me to have the honor and luck to debate in the showcase debate, expressing my opinions and thoughts in front of everyone, listening and competing with respectful opponents.
    Overall, this was a great experience, I learned a lot and improved a lot. I would like to thank everyone that helped me along the way. From teachers to teammates and friends, and special thanks to Heloise, who wasn’t able to come with us to the competition, but offered us tremendous amount of help throughout the preparation, from preparing the material, finding empty classrooms, to inviting teachers to help us.
    Thanks,
       Heloise
       Sherly
       Doria
       Zoe
       Troye
       Yoker
       Lang Wangs

5.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