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让“地心引力课堂”使核心素养落地​

发布时间:2018-11-14 11:20:39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4486

“地心引力课堂”使核心素养落地

撰稿:聂雪霁(初中地理教师)

   在教育领域最近有个词有点火,那就是“核心素养”,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两年前在枫叶

的课程质量标准上,后来在多个场合又多次听到,上次再次听到是在天津泰达枫叶十周年校庆上。

如何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是让所有物体最后落地的真正力量,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课堂,所以就有了我今天给大家交流的主题——让“地心引力课堂”使核心素养落地。

接下来我们会很自然的去想那什么样的课堂是“地心引力课堂”呢?是真正吸引人的课堂呢?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并结合案例的形式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有内容的支撑

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人人都在谈转型,教育也是如此,尤其是教学形式上的改革,新颖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正在取代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率,活跃了课堂氛围。这也随之带了一系列的问题,就是为了迎合追求活跃而热闹的课堂形式而丢失了课堂原本该有的精华内容。这就从一个极端原来的只注重内容的传授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只注重形式的呈现。我们要思考热闹后留下了什么?在我看来创新式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互相匹配,形式中要有内容,内容上要有形式,才能让教学内容不再空中飘实现真正落地。做一个无关教学的比方,无论是用微信写情书,还是用鹅毛笔写情书,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内容,万变的形式下内容为王就是不变的规律。

二、有清晰的知识脉络

我相信在座的老师们包括我自己在内很有感触的就是现在学生知道的相较于我们读书的那个时代而言多太多,尤其是我们文综学科,很多课堂里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教学变得不再那么容易,那到底该教什么?怎么去教?成了我们教师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前面我们说到当今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让我们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同时这也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大爆炸”意味着我们在日常中获取的知识很多都是碎片式的,就像我们喜欢去看一篇篇微信推文,却很难再静心去看一本完整的书,“大爆炸”的时代将信息以大量和快速的形式不断呈现,在有限的时间我们只能去获取那些所谓的重要的东西,所以获取的这些信息都已碎片化的形式存于脑海。作为老师课堂上的学习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呈现出来,并将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形成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具体操作就是以重点知识为核心,与关联不大的舍弃,加入新的能更好融入到课堂主线上来的知识,并将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核心问题重新串联起来。目的就是要让知识不再像一盘散沙,以极简而清晰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一堂课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脉络体系,让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在课堂上重新有机联系起来。

七年级在讲到独特的极地环境时,我是这样来设计我的教学内容的。主线就是通过展示极地动物,了解动物的毛发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出主题独特的极地环境。根据给出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归纳出极地环境的独特之处,以其中冰雪和冰川作为学习重点以此了解极地的环境问题,再通过漂浮的冰川现象和泰坦尼克号事件导出极地冰川融化和漂移这一极地环境问题进而引出全球气候变暖。小组继续深究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接着给出大气保温效应的原理图,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如何致使地球温度增高的?最后反思总结,通过极地冰川消融和全球温室效应,能否重新认识极地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呢?

在我看来这种“线型”的课堂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更重要的是引领孩子们一步步深入思考,而不是浅层认识。

三、有深度的探究

我们很多老师都普遍有这样一个认知,就是什么都想在课堂里讲,好像只有讲的全面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其结果是知识太过零碎。面面俱到的课堂一定不是探究型的课堂,所以一定要有取舍。想要在45钟内广撒网必定抵达不了水域的深处,所以广度是以牺牲深度为代价的。我的观点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没必要面面俱到,围绕课题抓住重点展开分析和探究,就一定能够触及知识的深处。对于深度和广度我们不必纠结,可以这么理解,深度即广度,有深度的课堂,知识的广度其实也体现出来了。我们在课堂上减少知识横向上的维度的同时就增加了知识纵向上的深度,不否认知识的容量上并不亚于横向上维度的普及,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努力触及问题的根部从深度上拓展才能实现课堂的学术可探究性。

四、有学科思维的训练

白岩松的《白说》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只有思考从未停止,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资讯与知识极其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所以我觉得学习本身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思考。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方式的培养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问题,通过多维思考掌握自我获取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去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由来,可以从政治外交上去了解事情经过,还可以从地理的海域划分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在八年级疆域谈到我国的领土问题时,要让学生明确一个国家的领土不仅包括领陆还包括领海和领空,领海涉及到海域的划分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抛出了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事件,这就需要学生结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去思考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学会运用学科思维去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是我们老师在课堂里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我觉得这种能力是受益终生的,就像我现在出门旅行,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饮食文化,人文风情风貌等我总会不自觉的想想这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种思维早已形成模式。

对于钓鱼岛问题无论在我们综合学科的哪个课堂里都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认识,努力去构建多元的课堂还需要我们打破学科界限,具备跨学科整合信息的思维。

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

在我们各位都还是学生时代时我们听过和上过不计其数的课,哪些课我们还记得?记得的又是什么?我们不妨可以好好回想一下。在我们有印象的课中老师讲的内容很多都已遗忘,留下的并还有记忆的就是我身处那节课中给我带来的感受,那种感受成为我的记忆永远不忘,而那种感受则来自于那节课所授内容对我情感的触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但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在七年级东南亚的学习中讲到了红猩猩和方便面的故事,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却因为棕榈树和热带雨林的关系联系了起来,棕榈树所产的棕榈油因为产油量大,被称为“世界油王”,因此被广泛用于方便面等油炸食品之中,而东南亚地处热带,生长着大片的热带雨林,在利润的驱动下,为了扩大棕榈园的种植面积而砍伐了大量的热带雨林为代价,而红猩猩自此就慢慢失去他们的生存空间和领地,这就是红猩猩和方便面的故事。以此为切入点,请学生思考,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棕榈树经济价值更大一些,热带雨林生态效益更大一些,对此我们现实社会中还存在哪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此牺牲生物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案例呢?学生分享了很多,有非洲大象和犀牛角的案例,活熊取胆的案例,抹香鲸和鱼翅的案例,鳄鱼皮和貂绒等等,学生在分享的时候一定是有情感上的共鸣的。最后抛出了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是先有买还是先有卖呢?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的,不管是先有买还是先有卖,但分歧中不难看出,买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才有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买是在前面的。以此引领学生建立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识。

在我看来知识与技能就像“干货”,能让“干货”鲜活起来的是水,而情感的注入就像是水,它会滋润我们课堂,让学习变得有营养实现真正扎根,情感是可以让人扎根的东西。

六、有学科视角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我觉得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首先自己都要清楚本学科的定位,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收获什么?当我们能够站在学科的高视角去思考一节课的内容时,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广,学生收获的可能更多。就像是鹰想要获取猎物时,总会让自己飞得更高,看到的范围够广发现猎物的概率才能更高。

以我的地理学科为例,地理学习归根到底讲的就是人与自然环境或是说人与地球之间关系,在能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后去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最终目的是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维持我们人类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讲文化现象是讲人,讲经济发展是讲人,而讲自然环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站在这个角度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能够把握住当前和未来我们人类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如资源枯竭问题、环境暖化问题、人口压力问题、城市过快发展带来的城市病问题,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物种快速灭绝的问题、传统特色文化慢慢消失的问题,人文差异引发的矛盾冲突问题等等。只有抓住和把握住这些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才有可能激发我们枫叶的孩子在未来世界去参与和解决这些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他们还在孩童时期就不断的去影响和引导他们。

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是学会创新也懂得去务实,是能够汲取知识也学会自我思考,是了解世界的差异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自我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能学会懂得去担当。所以我从以上六个方面内容的支撑,清晰的知识脉络,深度的探究,学科思维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有学科视角对我认为的“地心引力课堂”做出的解释和认识。我希望这样的课堂不断牵引着我也牵引着学生不再找不着方向能够脚踏实地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让核心素养实现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