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教学走笔:从细节处教作文 ---袁丽华

发布时间:2017-06-23 14:52:57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9249

教学走笔:从细节处教作文

袁丽华

每一册的语文教材都有8个单元的习作。但是除了习作要求,或者说习作提示,基本上对老师没有习作方法上的具体指导。也就是说,更大程度上侧重于习作的结果,而忽略了习作教学过程的指导。因而导致了很多学生无从下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语文老师通常是三言两语讲要求,尔后一声令下,学生开始动笔作文。真的三两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么?其实不然。试问,即使是成年人,有几位老师可以当堂挥笔而就、信笔由来的?我们作为老师,真的有设身处地去构想过学生习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障碍么?没有!至少一般情况下没有。我们顶多在自己如何教的层面上筹划个大概。几条条条框框,几个要点,要注意什么,仅此而已。但是,真正动起笔来,尤其是从十岁左右的儿童视角,会怎么构思呢?我们根本无从想象。

如何做到习作的指导细致入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呢?我们不妨自己动笔写写看,那就要老师当堂做下水文。这不仅仅需要不辞劳苦的精神,还要文笔流畅,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儿童的口吻行文,做学生的范文。只有老师自己当堂做下水文,你才能切身体验学生习作的困境,细致到如何开头,如何具体描述每一处细节?怎么收尾?

本学期,我侧重指导学生写好三篇重点习作,写信、童年趣事以及写一个有特点的人。写信属于生活中的应用文体,需要了解,信的格式容易掌握,但是信的正文写些什么内容呢?我的切入点是契合三八妇女节。与妈妈相关的一些往事,自豪的、内疚的、委屈的、感动的,这些往事都可以纳入习作的范畴,但是你得明确自己想要向妈妈表达什么?其次,你得构思清楚,你能回想起其中的具体细节么?如果连你自己都回想不起来,那还是赶紧换素材比较好,必然空洞乏味,感动不了他人,就没有跟对方写信告知的必要了。我自己也是寻思良久,搜肠刮肚,当堂做下水文《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以回忆春节期间见到病床上的妈妈为主要内容,请妈妈多保重身体。行文后,分片段,当场读给学生听,学生感动不已,知道了写文章要以真实起步,才能打动人心。

至于写童年趣事,是小学阶段的通用习作,有必要人人过关,掌握要领。从题眼入手,重在写趣。趣在哪里?是满足了好奇,还是做了傻事、错事?你当初的好奇点在哪里?做错了什么?怎么犯傻了?这些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哪些是需要具体描述的,我率先垂范,讲了自己的童年趣事:本来应该是割青草喂兔子,可是却错弄成了割小麦,受了邻居的告状,妈妈的责罚。但是,具体细节是听我讲的,你有哪些疑问呢?尽管问。学生噼里啪啦问了一箩筐问题。于是,我拿出根据故事情节请美术老师事先画好的两张素描图,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现出来,一张兔子笼,一张割麦子,我边回答学生的问题,边参照图讲解。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听着听着,学生也就知道怎么下笔了,接下来哪些是需要在细节下工夫要告诉读者的,就要多用一些笔墨,浓墨重彩渲染出来。这样一来,细节就具体落到了实处,不会显得空洞无力。

写一个有特点的人,我更是花了诸多心思。在班上,我们现场推举两个性别、身材、性格等完全相反的同学上场,请台下的同学们找不同,看看你能找出几处?再从外貌、性格、爱好、品质等方面去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这些方方面面的特点,你只用选取一点,并且通过一件事用三言两语表达出来。但是,想要把一个人写得活灵活现,必须让他“动”起来。怎么动?光动作不行,那叫哑剧,还要有神态的体现、说出具有他风格的话才行,进而就写清楚了细节。动笔习作的时候,我现场示范写了到前面对比展示的一位男“模特儿”----《两面人》,一位女同学写的《幽默的舒老师》,一位男同学写的《我的火爆妈妈》。三个不同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文字给我们展现了我们熟悉的同学,我们了解的老师,以及我们见过面的家长。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怎么就能写得这么传神呢?在后一节课的讲评中,让学生来评,他们写得好,好在哪?通过大家的评论,学生逐渐明晰了:什么是细节,怎么把细节写得具体和生动?

这样精心设计单元习作教学,三番两次之后,学生的习作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为教师用心了,她知道哪里是学生的难点,哪里是知识掌握的瓶颈,然后想方设法去突破,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而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自然而然无从下笔。

(袁丽华于2017620)

 


附本学期五篇下水文: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不能回来看望您,很抱歉!只能遥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不想再回去探望您的时候,在咱家那栋楼拐角处,再次看不到您的身影。希望您能如昔日那样,站在那棵香樟树下,笑眯眯地迎接我,我就很舒心了,那说明您很健康。

连着两年的春节,我回去过年,都没能在那棵老树下看到您,不用说我就猜到您的情况不妙。果然,走进家门,您只能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若游丝,有气无力地抬眼看看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拉着妈妈粗糙而无力的手,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但我得仍然努力挤出笑容,对您说:“妈妈,我回来了,回来陪您过年来了!”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都没能实现!我们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过的年。也许,您为了等到我回来,已经煎熬了许久,再也熬不住了,在我赶回家的当晚,呕吐不止,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的话,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了:“你们病人家属开什么玩笑,再晚来半个时辰,人就没了!”我把其余的家人都请回了家,留我独自一人,在医院陪护您。守着您输液,就像我小的时候,您日夜守护着我一样;陪着您检查,医护人员的每一项指令,我都极力配合;帮着您擦洗,让您即使生病不能动,也能感觉舒适一点。

妈妈,在全国人民喜气洋洋欢度春节,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刻,我独自坐在您的病床边,在别人都回家、空荡荡的医院病房里,守着您输液,我一点儿也不感到孤单和寂寞。虽然您还没睁开眼睛,能听到您平稳的呼吸,我就无比心满意足,我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只要您能健康地活着,让我干什么都愿意!那年的过年,我不光没有在家看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更没吃到您亲手做的年饭。我清楚记得,我在医院吃到了平生没吃过的那么多碗快餐面,那是用箱子一箱一箱装着,买来放在医院里,以免过年外出买不着饭,给我备用的。

妈妈,也许是您的辛劳、善心,也或许是我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吧,经过十天左右的治疗,您终于转危为安,能喝点稀饭、跟我简短说上几句话了,简直兴奋得无法形容!但是,您也别大意,性命虽然保住了,今后还是要特别当心,时刻注意保重身体。平时千万别累着,记得吃药。

等我有空的时候,只要假期稍微长一些,我一定会回来看望您的。您一定要好好地,等着我回来!

祝您

永远健康!

 

                                     您的女儿:袁丽华

                                      201738

 

  

《养兔记》

        图片1.png图片2.png

不知道什么缘故,人在小的时候,总喜欢养些小动物,比如:小鸡、小鸭、小兔什么的。养着养着,鸡被我们小孩子玩死了,小鸭子不见了,兔子吃了,也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顶多萎靡一阵子,再换着养别的,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其间,养兔子的一番经历,让我至今犹记。

无论我们养什么,爸爸妈妈是从来不管不顾的,只要不需要他们饲养,怎么地都行。于是乎,我带着弟弟妹妹,兴致勃勃养起了兔子。

买兔子的钱是我们很长时间不吃早餐,省吃俭用,饿着肚子积攒下来的。

兔子是买回家了,可是没有窝。我们想方设法给小家伙搭个窝。没有现成的器具,没有建造的木柴,我们只能四处寻觅。凡是能拿来做窝的,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树枝,砖头……可是各有弊病。树枝垒不了窝,会塌陷;砖头冰冷,怕小兔子冻死。我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好办法。

小河边那飘荡的芦苇成了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钻进长没及腰的杂草丛,一步一挨,凑近湖边,简直是冒着生命危险,伸手勾过一根根高耸入云的芦苇杆,奋力地折断,摘掉叶子带回家。在左右两边垒上砖头,当作结实的墙壁。与地面保持五厘米的地方,用砖头整齐地平压着一层翠绿的芦苇杆,这便是兔子活动的场地,以及舒适的床铺了。为了让床铺始终保持干燥,兔子的屎尿直接漏下地面去,便于打扫,芦苇杆与芦苇杆之间,不能紧密排列,要保留一丝缝隙。顶上再码一层芦苇作顶棚,以便遮风挡雨。再拿几根木条,横竖、大体钉在一起,做门板,用挂钩勾在墙缝里当锁。这样,一项顶伟大的工程----兔子窝就做好了。

可是,拿什么喂养兔子呢?小白兔“爱吃萝卜和青菜”儿歌里是这样唱的,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能有青菜吃都是一种奢侈,怎么会有兔子的口粮呢?我们知道兔子是食草动物,吃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有野草不要钱,所以,我们开始寻找野草。终于在一处野地里,发现了一望无际的青草。绿油油地,长满山坡。这一下,兔子的口粮解决了,不仅今天的有了,长期的喂养都没有问题。让弟弟妹妹看护着兔子,别乱跑,我自己蹦进草丛里,揪了满满两大把,给兔子吃。小兔子狼吞虎咽的样子,把我们都逗乐了。

正当我正埋头苦干,第二次揪草的时候,一位老汉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大声嚷嚷着:“这是谁干的好事?谁动了我的麦子?”我们吓得魂飞魄散,抱起兔子,一路狂奔。小孩子终究跑不过成年人,我们兄弟姐妹三人,最终都成了老汉的“俘虏”。被押解到了妈妈面前。妈妈恼羞成怒,让我们一个个跪在地上,拿起笤帚,狠狠地抽打了几下,老汉才解气地走了。

一次冒险没成功,只能更艰难地在田间地头寻找野草的踪迹,供兔子艰难地成长。当小兔子逐渐长大,不断扩大活动空间,儿女成群的时候,我们仿佛成了这个世间最幸福的人,因为我们主宰了一个兔子的世界!(2017322日)

《两句话》

    “老师,您不用写,我们自己记。”

     “老师,您已经写得够好了!”

     在外人听来,这可能是最最普通的话语,但是,却真实地温暖着我的心。谁说502班的孩子长不大?它就这样言之灼灼响彻在我耳畔,淳朴而动人!

记得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因为还没到上课的时间段,我想趁此良机,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免杂乱无章。书柜里的围棋盒子很多,摞在一起,参差不齐。我把围棋盒子一点点垛整齐。“嘶!”突然,一股钻心的疼痛袭击了我的全身!我的右手食指指甲缝里,渗出了血。原来是围棋木盒的周边不光滑,还有一根木屑支棱着,硬生生刺进了我的指甲里,透过乳白的指甲,显露出它黑色狰狞的一条线!尽管木屑不过三四毫米长的样子,但是很纤细,细到你根本拔不出来,找到校医,也拿它无可奈何。十指连心啊!疼痛可想而知。

不过一会儿,上课铃打响了。我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受伤的正好是右手,肿胀得发木,怎么握粉笔呢?我在左右思忖着。同学们大概看出了我的犹豫,睁大了一双双探寻的眼睛。

“老师,您的手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指甲里进了一块木屑,不好写字了。”我简单地解释了一句。

“老师,您不用写,我们自己记。”孩子们纷纷阻止道。

“没事儿,还行!有的同学有些字不会写。”我争辩着,顺手拿起粉笔,支棱着食指,开始在黑板上板书。写得有点别扭,字有点难看。

“抱歉啊,今天老师的字写得不够好。”

“没事,老师,您的字已经写得够好了!”

顿时,我的心里暖洋洋的。这是我的学生送给手指受伤的我最好的精神慰藉,是长大的懂事之举,更是发自肺腑的贴心关怀!

我转过身,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在黑板上写起来,我的心里被一种叫作感动的东西充盈着,温暖着。

(袁丽华于2016413日做第四单元当堂下水文《记一件感动的事》)


《一张白卷》

一直以来的成绩,让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为了显摆自己的“聪慧”无与伦比,平时的课后练习,我基本上都是一挥而就,不屑一顾。到了考试的关头,更是争着交头卷,决不当第二。

那一天的晚自习,照例进行数学考试。那是一个寒冬的长夜,屋里与屋外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冻得人伸不出手来。不,准确地说,是我没有伸出手,其他的同学都在刷刷地做题,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我一反常态,没有迅速答卷呢?谁说的?我在想,在思考,每一题怎么做,怎么解,都在我“聪明”的大脑里,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而已!伸出手来一题一题做,一步一步算,多冷啊!

大约不到二十分钟,我就交了头卷,当然是一张一个字也没写的空白卷!我把空白卷放到讲桌上,交给老师看。老师平日里固有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愤怒和从来没有过的严厉。

“你做的题呢?”

“在我的脑子里。”我丝毫不顾老师的目瞪口呆,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每道题的思路。

一张卷子的思路很快讲完了,一向偏爱我这个数学课代表的老师,长吁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可以听你对我讲一遍。但是要考重点高中,也有改卷老师来听你讲一遍么?一张白卷能考大学么?”听了老师的劝诫,看着讲台下教室里沙沙答卷的同学,我臊得脸发热。

是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区区一点寒冷算得了什么呢?不能一生反被聪明误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做过自作聪明的傻事。

(袁丽华当堂作下水文于20170426

 

“两面人”李宗懋》

    我们班有个膀大腰圆的男生,跟老师差不多的个头,名字叫李宗懋。身材煞是魁梧,绝对称得上身强力壮!他的脸色健康黝黑,据说不是天生的,那可是运动的象征,天长日久晒黑的。

    为什么叫他两面人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喜爱运动几乎是所有身材魁梧男生的天性。每当快乐三十分钟,即使是大热天艳阳高照,李宗懋同学照例约三五个好朋友,来到操场打篮球。抢球、运球、投篮,一群男孩子你争我抢,好不激烈!不过半小时的功夫,已经是汗流满面,汗水浸湿了衣衫。李宗懋毫不在意,撩起上衣,抹了抹脸上流淌的汗水,继续上场……

    可就是这样一个运动场上纵横驰骋的五尺男儿,你怎么都无从想象,他在课堂上竟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大男孩儿!要么,不管老师怎么提问,同学怎么回答,他都稳坐钓鱼台,始终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只是一味地听别人各抒己见,做洗耳恭听的看客。要么,好不容易他勇敢地站起来发一次言吧,顿时涨红了脸,说起话来,声音比蚊子还小。而且,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简直到了听不见的地步。你说说,这么伟岸的一个男子汉,怎么就不如一个小女生呢?

   瞧, 我的同学李宗懋就是这样一个“两面人”,运动场上,纵横驰骋;课堂上,沉默腼腆。有点矛盾吧,但很真实,人无完人嘛!(袁丽华作下水文于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