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方课程

【枫叶特色的中方魅力课堂系列 报道二】---我的幸福滋味

发布时间:2017-09-13 07:37:46           责任编辑:管理员           点击次数:7115

【枫叶特色的中方魅力课堂系列  报道二】

    语文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它无处不在。因此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让枫叶学子望而却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上,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关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比如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丰腴的荆楚大地——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地域特色极其鲜明。对于武汉枫叶人来说,因为熟悉所以深刻,更有利于建立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因为熟悉所以热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庭、爱家乡、爱国家的热情。

我的幸福滋味

——《荆楚饮食》教学案例

◆武汉枫叶中方教务  官春蕾

(此文曾发表于《学校文化》2017年第6期)


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第三节课,11:00-12:10,我在12年级16班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来自本学期新开发的荆楚文化模块之饮食篇。这是三年来我在武汉枫叶最快乐的70分钟。

一、案例背景

枫叶的语文课堂一直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那么,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传承并愿意主动去传承呢?这就和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了。在讨论荆楚文化模块构成的时候,我们一致认为,建筑里有思维形式的传统,饮食里有养生的传统,名人里有礼仪的传统,服饰里有审美的传统。我们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传统文化的辉煌,希望在这些“正能量”的辐射下,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刮目相看,从而改变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误读。

还记得高一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告诉学生:语文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它无处不在。因此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让枫叶学子望而却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上,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关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比如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丰腴的荆楚大地——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地域特色极其鲜明。对于武汉枫叶人来说,因为熟悉所以深刻,更有利于建立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因为熟悉所以热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庭、爱家乡、爱国家的热情。

单从荆楚文化之饮食篇来讲,高一语文组老师们已率先画出了一幅蓝图,知识点丰盛,包括传统的八大中国菜系、世界三大菜系、鄂菜的特点等等,还有关于介绍户部巷的视频资料,从反馈情况来看,课堂效果相当不错。我们组的蒋思斯老师前期又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挖掘了荆楚早点文化(主要是武汉市),收集了大量让人垂涎欲滴的小吃美图,并设计了一些用于小组开展知识竞赛的趣味题目。可以说,呈现在我面前的课堂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了,而且学生活动设计也初具规模。

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再创新,让“吃货”们也有用武之地,即能够彰显课堂是学生最好的展示平台的枫叶教育特色。于是,秉承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的宗旨,从饮食角度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我确定了该课题的主题——不变的味觉传承,并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

1.选取的教学内容要呈现出“吃货的天堂”的氛围,展示的菜肴必须是各地域的代表菜品,如沔阳三蒸、笔架鱼肚等,让熟悉的学生乐于分享,精彩表达;让陌生的学生乐于接受,向往体验。

2.打造集说、玩、写、吃于一体的活动性课堂,小组抢答、连线游戏、趣味竞猜穿插其中,以保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活动着。由此真切地感受食物的美味,深刻地体悟生活的幸福,探求语文课堂的新形式。

3.挖掘饮食中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从纵、横两方面拓展教学内容,关注学生不时产生的零星的领会和感悟(也许那一瞬间,学生有所触动,有所联想,并不自觉地在心里感慨一番),在“玩”中努力增加学术性知识的渗透。因此设计四次大型讨论,通过课堂交流,帮助学生抓住那闪电般的感受,以此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法。

二、教学设计

基于上述总体思考,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第一,寻找与时俱进又贴合课题的切入点,方便打开话题。从当下最热门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找到体现湖北菜肴的视频片段,并结合学生在武汉的生活,引导建立“湖北名菜”的概念,继而认识湖北(鄂)菜的特点,由鄂菜四大流派的知识来承上启下,总结出吃鱼较多的菜肴材料特点。

第二,确定一条鱼米之乡的教学线索,一气呵成。在“鱼”的部分,以老师引导为主,先领略荆楚子民的过人之处,即鱼的内脏成为贡品和吃鱼不见鱼的神奇之处,后探讨武昌鱼是如何成名的问题,通过回顾一些有关武昌鱼的诗词名句领悟到文学的推广作用无所不在。最后结束在探究拥有千年历史鄂菜的遗憾处,警示当下的传承问题。至于“米”的部分,主动权全部交还给了学生,他们教给我早餐的重要性,告诉我早点吃些啥,在趣味游戏中表演形态各异的小吃,最终一起得出荆楚大地的早餐大都是米做的结论。因此,鱼米之乡的概念、“千年鄂菜史,半部江南食”的统一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形成了。

第三,学会分享、感恩与回馈,进行情感升华。在进行知识总结的时候,提出一个观念:好吃不懒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生存的能力,与学生分享教师制作的做菜视频:清蒸武昌鱼,让其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做的菜和最爱的人做的菜才是最美的味道。顺势布置假期做菜与家人分享的视频作业,鼓励学生做最美的自己。

三、具体实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荆楚传统饮食,感受餐饮文化无限魅力;

2)从饮食角度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传统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知识竞赛,小组合作;   

2)观赏视频,享受美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析荆楚地方美食,感受文化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继而关注起自己的家乡和家庭来。

【教学重、难点】

1)荆楚大地的饮食生动地体现了“鱼”、“米”之乡的特点。

2)小组竞赛活动中有一题:你来比划他来猜(涉及荆楚地区特色小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任务】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湖北名菜”的概念;二是认识湖北(鄂)菜的特点。

【做法】具体如下:

1.播放当前最火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则宣传片,开启探求共同生活了多年的荆楚神州的饮食文化之旅。

2.设置一个讨论活动趁机打开话题:

﹡枫叶的学子都来自五湖四海,在武汉的日子里,哪样美食令你印象最为深刻呢?

目的:教师趁机了解学情,为接下来的引导做准备

步骤:学生先广泛发言(内容为某食物+深刻的原因),教师最后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菜肴——(小桃园出品的)瓦罐鸡汤,建立“湖北名菜”的概念:

位于汉口胜利街的小桃园酒楼,是著名的“煨汤专家“,旺火煨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营养丰富。它可是一道湖北名菜哟!

3.顺势引导学生继续进行交流:

﹡湖北(鄂)菜有何特点?

步骤:学生先发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肯定他们的关键词,做最后的总结与梳理工作:

“咸鲜”味为本,方法以蒸、煨、炸、烧、炒为主,其中蒸菜尤为驰名。汁浓芡亮,讲究鲜、嫩、柔、滑、爽,具有朴素的民间特色。——个性尚鲜明!

(二)解说荆楚饮食文化。

由鄂菜四大流派起头,围绕“鱼”“米”分别展开,最后建立统一认识“千年鄂菜史,半部江南食”。具体做法如下:

1.(承接导入部分的鄂菜特点,直接进入)鄂菜的四大流派,附美食图片一起展示

①汉沔风味代表菜有:“沔阳三蒸”、“莲藕排骨汤”、“清蒸武昌鱼”等。

着重介绍“沔阳三蒸”,开展小组间第一次竞赛活动——“沔阳三蒸”知多少?

问题一:(问答题)它是哪三蒸?明确:传统做法是猪肉/鱼/茼蒿(青菜最上品),补充当下改变: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

问题二:(选择题)沔阳指的是湖北省的哪个城市?A  孝感  B  黄石  C  仙桃 明确:C

推荐原因:2010年,“沔阳三蒸及其蒸菜技艺”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次将文化一词注入美食,引起学生的关注。)

②荆南风味代表菜菜有:“荆沙鱼糕”、“皮条鳝鱼”、“蟠龙菜”等。

③鄂州风味代表菜有:“金银蛋饺”、“糍粑鱼”、“元宝肉”等。

④襄郧风味代表菜有:“武当猴头”、“大和鸡”等。

全部展示完毕后,提问:湖北人钟爱哪种食材?  明确:鱼

2.品鱼

1)提问:湖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鱼呢?

明确:饮食习惯的养成大都源于就地取材。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歌谣为证: 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请某学生大声诵读,检查识字能力,积累相关水产品知识,明确鱼的重要性。)

2)认识湖北人的吃鱼境界:

①(教师介绍)鱼内脏成为贡品——石首名片“笔架鱼肚”(点菜肴图片观看视频)

②(先让学生谈有哪些菜是吃鱼不见鱼的)神奇之处:吃鱼不见鱼的代表菜式——黄梅鱼面(观看视频,了解其千年历史)、荆州鱼糕、钟祥蟠龙菜(教师梳理、推介)

3)湖泊中名气最大的是什么鱼呢?

明确:武昌鱼(湖北特产),展示活鱼图片。

4)结合菜肴图片,介绍湖北人偏爱的吃法(做法):红烧、烧烤、火锅(炖煮)、杨梅蒸(当年毛泽东品尝的即是)、清蒸(老百姓家常见)。

5)探究:武昌鱼是如何成名的?

明确:有关武昌鱼的诗词名句有——

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张之洞:“我亦沉浮同湛辈,登盘愧食武昌鱼。”

王安石:“迢迢建业水,中有武昌鱼。”

苏东坡:“晓日照江面,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 ,食饵每遭烹。” (注:缩项即武昌鱼)

 参:“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

 信:“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  

《诗经》早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肯定文学的推广作用】

6)延伸:千年鄂菜的遭遇

①由武昌鱼的千年历史,看到鄂菜的历史悠久:

鄂菜,历经先秦的楚国,迄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菜系之一。

②由“最古老”三字判断:鄂菜应该很有名气吧?引出问题:

遗憾——传统的八大中国菜系中没有鄂菜!

借此先通过中国地图了解传统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提问:你在湖北可以吃到这些菜吗?

明确:从菜系的命名看,虽然以省命名,但是它的影响所及则远远超出省的界限。(加重感受鄂菜的损失)

③讨论:为什么没有鄂菜呢?

归纳:湖北地理“九省通衢”兼容并蓄八方风味,品类繁多,无法归类。

 湖北不缺菜,缺的是餐饮的文化和故事。

④转机——1983年跻身中国十大菜系之列。

7)拓展:世界三大菜系

作为枫叶学子的你们,倘若只会吃自己家门的东西,眼光未免太窄小了些,毕竟大家都是要走出国门的,会不会生活很关键一点就在于你会不会吃,所以你知道世界三大菜系吗?

①中国菜系(东方菜系)

以中餐为代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菜系! 又分为中国菜系,日本菜系,韩国菜系,东南亚菜系。

②法国菜系(西方菜系)

以西餐为主题,包括欧洲、美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菜系!

③土耳其菜系(清真菜系)

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及非洲等一些穆斯林国家。

承上启下过渡:【小游戏】面临这么多的风味与美食,你会吃吗?请就一日三餐的地位进行连线:

早餐——皇帝;中餐——平民;晚餐——乞丐。

明确早餐的重要性——吃好要赶早。

3.吃米

1)武汉早餐文化

设置问题一:武汉“过早”吃些啥?——热干面、面窝、发糕等

设置问题二:武汉小吃哪儿寻?——户部巷

2)趣味游戏:分小组进行,亮点是“你来比划他来猜”部分。

方式: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自由选题的顺序

题型:必答题,规定有效答题时间。

必答题:①火夫 ②厨子 ③厨师 ④吃货 ⑤贪吃鬼 ⑥好吃佬 ⑦食神

加试题:点“你会吗”(认识荆楚大地著名传统甜食)

3)小结

①思考:聪明的你,品尝了这么多的美味小吃之后,发现它们的原材料有何共同特点?

②对联填空引导:户部巷里快热鲜,汉味早点 米  当先。

③深刻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

4.总结:荆楚大地的饮食文化生动体现出了“鱼米之乡“的典型特征,菜肴:以鱼鲜为主,以蒸煨见长;主食:稻米。尽管荆楚神州现在划分属于中部地区,但是江南有的我们全都有,不愧是“千年鄂菜史,半部江南食”啊!为我们共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过感到骄傲与自豪!

(三)情感升华。

1.提出观念:好吃不懒做——具备一定生存的能力

①教师送寄语:自己做的菜和最爱的人做的菜才是最美的味道!

②与学生分享教师制作的做菜视频:清蒸武昌鱼。

2.布置加分作业:

利用高中阶段最后一个五一假期,给自己的父母或亲朋好友做一道力所能及的菜,作为离别的礼物!

要求: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制作过程,时间在10分钟以内,注意细节。

分值:满分3分;上交时间:5月10日下午4点之前。

总结语:请学会分享、感恩与回馈,做最美的自己!

四、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成功,让我对“创新”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时间只有70分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么多的知识,孰轻?孰重?哪些是学生知道的,他们知道到哪个程度了?哪些是学生期待我讲授的?知识竞猜活动的载体是什么?没想到,当这么多教学资料摆在我面前居然会让我犯难,真是始料未及。

只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期间还要参加学生成果展的彩排,我该如何设计这节课呢?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思考,最后终于理出了一条鱼米之乡的教学线索。实践证明:清晰明了的教学思路确实让教学推进顺畅流利、教师驾驭课堂稳而不乱,既快乐又活跃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想要实现的教学知识目标:鱼米之乡的概念、“千年鄂菜史,半部江南食”的统一认识也就顺理成章地在学生心中达成了。最后给学生一个建议:好吃不懒做——具备一定生存的能力。在情感的升华中结束了这节被称之为“不变的味觉传承”的饮食课,为我们的荆楚文化模块的宗旨“爱家乡,爱民族”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

纵观整节课,我的学生都干了些啥?说:大大小小的提问有13次之多,其中大型讨论有4次;玩:一是小组热身抢答:“沔阳三蒸”知多少?二是连线小游戏:一日三餐的地位;三是趣味游戏:小组自由选题,亮点是“你来比划他来猜”的合作。写:本节课的讲义也是一次创新,没有机械地填空,而是让学生凭自己的兴趣自由记录五个知识点,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介绍一种美食,以弥补课堂上说的不足,允许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用图的方式弥补写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尝试挖掘一下隐藏在美食背后的文化意蕴。吃:答对的小组成员还有美味的湖北传统甜食奖励。所以,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活动着!

这节课让我感觉最为成功的是大胆尝试了在活动性比较强的课堂中,怎么融入学术性,并且被学生快乐地接受了。《在枫叶的成长》这篇心得中,我回顾过上公开课的情境:“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公开课《琵琶行并序》的生涩,第二次公开课《影视文化开篇》的匆忙,第三次公开课《动物游戏之谜》的简陋,直到后来的《老子与道德经》终于有些精彩”,而这次的《舌尖上的荆楚》算是最拿得出手的一次答卷了。

正如田飞老师所说,在痛苦思索中追求幸福。能有幸品尝到这种滋味,真好!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全体语文组老师,没有他们无私的帮助我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明晰的教学目标和思路,众人拾柴确实火焰高啊!